照顧小寶寶確實是一項相當具挑戰性的工作,尤其對於像我這樣的新手母親。在懷孕期間,我就開始為寶寶的到來做各種準備。不得不說,要準備的東西真的非常之多!從選擇尿布和奶粉,到嬰兒用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去搜集資訊。

接著,我會帶著我的丈夫去實體店面進行比較。對於小寶寶的衣物等,我非常注重觸感。如果觸感不佳,我肯定會予以否定。畢竟,寶寶的皮膚非常嫩,如果衣物不舒適,他每天哭泣,我可能會受不了。因此,在選擇材料方面,我一定會非常謹慎。

然而,在寶寶出生前的兩個月,我竟然忽略了一項重要物品——包巾。所謂的包巾,就是在醫院裡,護士將寶寶包裹得像蛹一樣的東西。這個產品,我完全忘記要準備了。因為當寶寶回到家後,這條包巾就成了讓他不翻來覆去、不胡亂抓握的神器。只要有包巾,寶寶就能安穩地度過夜晚。

接下來,我將介紹包巾的一些用途。這些資料並不容易找齊,希望對新手父母們有所幫助。

01一、包巾的作用

1.模仿子宮環境的安全感

包巾能夠模仿子宮環境,讓剛出生的嬰兒感受到安全。新生兒對外界刺激的解讀和接受能力薄弱,容易表現出不安和煩躁。

包巾透過柔軟輕盈的材質緊密包裹嬰兒,特別是當母親抱著孩子時,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懷抱和心跳聲,彷彿回到了子宮般舒適和溫暖。建立嬰兒時期的安全感是孩子未來探索世界的基本條件。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2.日常生活育兒必備

包巾不僅能為嬰兒提供安全感,還能在日常生活中為母親帶來便利。使用包巾將寶寶身體包裹,雙手置於包巾內,有助於減少寶寶的驚嚇反射,讓寶寶睡得更香甜和安穩。同時,母親也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此外,不同款式的包巾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例如,採用「拉鍊式」設計的包巾既不過緊,也不容易鬆脫,比包覆型包巾更簡單操作,新手父母都能輕鬆上手。

02二、包巾如何選

1.包巾的厚薄

包巾不僅適用於冬天,夏天也能派上用場。選擇包巾的厚度時,應根據不同季節作出適當的選擇。在夏天,建議選擇單層或雙層的面紗包巾,避免寶寶過於緊裹,導致出汗過多、缺水、痱子,甚至引發哭鬧不眠等問題。

在秋冬季節,則可選擇三層以上的包巾,讓嬰兒在寒冷的氣溫中保持舒適的溫度,避免受寒。因此,根據季節選擇合適的包巾厚度非常重要,正確的選擇才能給予寶寶最佳的呵護。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2. 包巾材質

包巾的作用是模仿嬰兒在子宮中的環境,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因此,在選擇包巾時,材質尤為關鍵。嬰兒的皮膚如同雞蛋般細緻、光滑、敏感,因此父母在選擇包巾時應重視材質,而非價格、品牌或款式。避免選擇含有螢光劑和甲醇的材質,以保護嬰兒嬌嫩的肌膚。

有機棉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其特點是觸感柔軟、透氣性強、吸水快、不粘皮膚且不易產生靜電。非常適合嬰兒的肌膚,能有效降低患濕疹的風險。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3.包巾摸起來要舒適

寶寶使用的每一樣物品都值得嚴格挑選,以確保為寶寶提供最優質的生長環境。包巾是陪伴寶寶成長的重要物品,可能使用長達數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選擇包巾時,應特別注重其觸感與舒適度,確保寶寶愉快地使用。

4. 包巾尺寸

每個孩子的身體體重和成長速度都有所不同,因此選擇包巾時,尺寸的選擇尤為重要。若包巾過緊,可能給寶寶帶來壓迫感,影響骨骼發展;若包巾過鬆,寶寶可能輕易鬆脫,甚至覆蓋口鼻造成窒息危險

因此,選擇包巾時,應充分考慮尺寸與適用程度,確保寶寶能夠安心使用,讓媽媽也能放心。

在選擇包巾尺寸時,可參考寶寶的身高和體重,選擇合適的大小。此外,還可以嘗試將寶寶放入包巾,觀察他們的反應和舒適度,以確保尺寸適合。建議選擇可調整大小的包巾,以便隨著寶寶的成長進行調整。

總之,選擇適合寶寶的包巾需要綜合考慮厚薄、材質、舒適度和尺寸等因素。只有選擇合適的包巾,才能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最佳的照顧和呵護。同時,也能讓父母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更加輕鬆愉快。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KUKU酷咕鴨這個品牌的包巾,發現它在許多美妝藥局通路都有售,非常方便。我知道許多父母擔心使用包巾可能會很繁瑣,例如需要多次對折或翻轉以確保寶寶被包得緊緊的。

對於那些追求簡單方便的父母來說,他們希望找到一款能夠讓寶寶在一定範圍內自由活動的包巾。

在KUKU酷咕鴨的官方購物網站上,我發現了他們主打的「懶人包巾」,這款產品顯然是為那些喜歡簡單方便的父母設計的。

KUKU酷咕鴨的懶人包巾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並具有變形功能,一件包巾就可以實現三件的功能,讓父母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無需額外購買其他衣物,降低了開銷。

這款產品的設計非常貼心,顯然充分考慮了父母和寶寶的需求。因此,作為一位新手媽媽,我非常樂意向尋求方便實用的父母推薦這款KUKU酷咕鴨的懶人包巾。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身為一位新手媽媽,我真的很懂得找到一款適合自己和寶寶的懶人包巾有多重要。當我們帶著寶寶外出,換尿布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能夠快速而簡單地完成換尿布的任務。

以前我看到朋友為寶寶換尿布,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持久戰,拆掉傳統式包巾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就像一層一層地剝洋蔥。

而KUKU酷咕鴨的「懶人包巾」卻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只需要打開底部,換好尿布後再套回去,真的非常方便!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我認為一款好的嬰兒產品應該要兼顧父母的便利性和寶寶的舒適性。

無論是夜間翻身或日間活動,這款懶人包巾都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此外,它的背部透氣設計也能避免寶寶起疹子,讓我們省去不少麻煩。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而且「懶人包巾」背部有洞洞設計,非常透氣,這樣也可以避免小朋友起疹子

畢竟我看過朋友的小孩,一流汗發癢就哭,要一直替換衣服也真的非常麻煩

所以包巾選可以散熱的設計,就可以用得非常久。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我認為一款好的嬰兒產品應該要兼顧父母的便利性和寶寶的舒適性。無論是夜間翻身或日間活動,這款懶人包巾都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此外,它的背部透氣設計也能避免寶寶起疹子,讓我們省去不少麻煩。

在挑選包巾時,我會注重保暖、吸濕、柔軟親膚和易洗易乾等方面。KUKU酷咕鴨的產品真的很值得推薦!他們的官網上有各式各樣的款式可以選擇,顏色也非常時尚大方。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除了懶人包巾,酷咕鴨的網站還提供了許多其他嬰兒用品,讓我們可以一站式購物。而且網站經常有優惠活動,幫我們省下不少錢。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如果想要瞭解更多關於酷咕鴨的信息,可以到他們的官網或是臉書上諮詢客服人員哦!對於我們這些忙碌的新手媽媽來說,這樣的產品真的是一大福音!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如果想了解更多酷咕鴨的訊息,可以到官網上或是臉書諮詢他們的客服人員喔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桃園棉麻混紡超柔軟懶人包巾推薦 台南純棉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KUKU81CDC155RG1

2023長毛絨寶寶睡袋推薦身為一位新手媽媽,我深知選擇寶寶的第一件繈褓包巾是多麼重要,好的包巾能夠減少寶寶的驚跳反射,讓寶寶在睡眠中更安穩,就如同在媽媽懷抱中一樣。

其實,許多新生寶寶在睡覺時都會出現四肢、身體無意識抖動的現象,而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往往容易讓寶寶從睡眠中驚醒。

這是寶寶對外界進行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通常在三個月後就會逐漸消失。

然而,我們強烈建議各位新手爸媽在寶寶出生時就為寶寶準備繈褓包巾,因為使用包巾可以有效地減少驚跳現象,讓寶寶享有更好的睡眠品質!2023有機麻布懶人包巾推薦

在選擇包巾和包被時,區別主要在於布料的薄厚。夏天時,可以選擇較薄的包巾,讓寶寶感覺涼爽舒適;而在冬天,可以選擇較厚的包被,為寶寶提供更多的保暖。寶寶剛出生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暖:嬰兒容易受寒感冒,所以要確保房間溫度、濕度適中,並保持一定的通風,切勿讓寶寶著涼。
  2. 餵養:新生兒消化功能較弱,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建議堅持母乳餵養。若無法母乳餵養,可以選擇嬰兒配方奶粉。
  3. 抵抗力:新生兒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因此,要盡量減少親戚、朋友探望,並在護理新生兒前務必用肥皂洗手。家中有感冒或各種傳染病的人更應避免接觸新生兒。

選擇適合寶寶的包巾或包被,可以讓寶寶在各種環境中都保持舒適與安穩。作為一位新手媽媽,我個人非常推薦其他爸媽們也要用心挑選寶寶的包巾或包被,著重於保暖、吸濕、柔軟親膚以及易洗易乾等方面,讓我們的寶寶能夠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顧。臺南有機毛巾布育兒包巾推薦

在各種環境中都保持舒適與安穩。作為一位新手媽媽,我個人非常推薦其他爸媽們也要用心挑選寶寶的包巾或包被,著重於保暖、吸濕、柔軟親膚以及易洗易乾等方面,讓我們的寶寶能夠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最好的照顧。

另外,在挑選包巾或包被時,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寶寶的性格來選擇不同的顏色和圖案。選擇柔和、舒適的顏色,有助於營造一個寧靜的環境,讓寶寶感到安心。2023短毛絨懶人包巾推薦

如果你在尋找高品質的嬰兒用品,我強烈推薦你瀏覽一下相關網站,那裡有各式各樣的包巾和包被供您選擇。此外,網站上還有許多其他嬰兒用品,讓您可以一站式購買所有所需,為忙碌的新手爸媽節省寶貴的時間。

最後,別忘了留意網站上不定時的優惠活動和特價商品,這將幫助您在購買嬰兒用品時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更多資訊,歡迎隨時聯繫相關網站的客服人員,他們將熱情為您提供協助。

總之,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請一定要用心選擇適合的包巾或包被。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新手爸媽之旅中,讓我們互相支持、分享經驗,共同為我們的寶寶創造一個美好的成長環境。2023微纖布嬰兒睡袋推薦

2023冰絲棉可調式懶人包巾推薦

在我老家后院的荷塘還是一方荷塘時,我總想看一看這片天地有什么稀罕的玩意兒,值得鯉魚總把自己埋在水里,甩著那快變成透明的尾巴,還有扭彎著與尾巴不成正比的身體,顏色有純金黃色的、白底紅斑的、白底紅黑斑的、白底黑斑的還有純紅的。這些顏色的鯉魚分別有四只、三只、六只、八只以及兩只。別問我是怎么算出來的,只知道當時我硬是在圍著荷塘岸邊大塊石外的小碎石道蹲著,連太陽公公也陪著我,直到跑到天空的西邊去,要不是看見爸爸手里的藤鞭兒,或許太陽公公變成了月亮姐姐之后我依然蹲著。若換作是現在,兩只眼睛巴巴地望著這些披著不同顏色外衣的鯉魚,還整天往這兒往那兒亂游,來來往往,亂七八糟的,真不讓人省心。 最有趣的是這一大班讓人不省心的鯉魚偶爾會突然間聚在一塊兒。它們尤其喜歡躲在平時用來躲雨的田田的荷葉下,把自己遮蔽住,把荷葉當作蓬。我想它們可能聽到了大人們的聊天內容,在商量著怎么讓大人們別把沙土鏟進荷塘里。可惜,我聽不見,也聽不懂它們的錦鯉語。不過,這些鯉魚同時也是天真的。它們身在荷塘中,卻不知荷塘真面目,以為躲在荷葉下,就會隱身似的。田田的荷葉間還是會有縫的,哪怕只有石頭縫那么大。小尾巴露了出來,更何況它們還總甩著尾巴魚鰭,讓鯉魚之上的荷葉開始波動,泛著粼光的水面也濺起微微的浪花。整個荷塘有些不平靜了。 然而,更不平靜的還在后頭。雖說我平時總想跳進荷塘里,但如果上岸后被家里人瞧見,免不了讓藤鞭兒在我手上留下一道道痕。平日里,小指頭往水面輕輕一碰,冰冰涼涼地,讓小指頭不得已往回縮。鯉魚們許是受到了騷擾,全都游走了。而這次,我也不好意思去騷擾它們了,依舊是兩只眼巴巴地望著它們。現在又覺得,荷葉有些礙眼,讓我看不見它們真正在干什么。看不見,那便往前蹲吧;還是看不見,那邊索性蹲到荷塘邊的大塊石上,那里一定看得清楚! 可是還沒蹲穩呢,一個不小心,便因本就凹凸不平的大塊石,“噗通”一聲,整個人跌入荷塘。我能感覺到荷塘濺起更大的浪花,浪花猝不及防地撲向大塊石;鯉魚們也猝不及防地散開,游向荷塘各處。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幾幕特別像古時候在秋后被斬首的死囚散落一地的血花。 落入荷塘里,我沒有和那些硬邦邦的石頭沉在水底,那里一定是暗沉沉,冷冰冰,怪駭人的。我始終和那些鯉魚一樣,不知所措地在水面上,只不過它們是游著的,而我是掙扎著的。那些鯉魚在我身上胡亂碰撞,而后趕緊撤離。它們是不是覺得我入侵了只屬于它們的天地的敵人呢?希望它們不會這么想吧。幸虧我水性還不差,掙扎之余,還不忘瞄準岸便那些“陷害”我落水的罪魁禍首。抓緊,雙腳一蹬上去;踩著大塊石,這幾乎算是我唯一一次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的時刻。打算逃出重圍時,還差點兒滑倒而重回“戰場”中心。關鍵時刻,還好雙腳站穩了。 那次落水之后,我確實免不了活該地挨了一頓揍。不必說觀賞鯉魚了,荷塘我也不敢靠近,盡管我知道那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地方。過了一段時間,突然想起好久沒到荷塘那里去了,而去之前我反復告誡自己,不要踩在大塊石上,嚇著它們就不好了,就如同上次一樣。雖然不知道它們現在是不是在說悄悄話,不過我心里非常期待第一眼看見鯉魚們用來擋雨和說悄悄話遮蔽的蓬;期待那些天真而不讓人省心的鯉魚。 我以為和以往一樣,小碎石道內有大塊石圍著荷塘,荷塘里有溫柔羞澀的水流,水流上有鯉魚的蓬。然而,這一次第一眼看見的卻是一層薄薄卻硬硬的格子鐵絲網,替換了鯉魚的蓬。沒了荷葉,羞澀的水流如同出嫁的姑娘被他人強行扔掉了手中用來遮臉的團扇。放眼望去,荷塘的水面,乃至水底的面貌盡收眼底。水底的石頭,原以為只有碧綠這一種顏色的荷塘變得斑駁。 最可憐的當屬鯉魚們,再也沒得多躲雨,沒有得地說悄悄話,若光明正大地說,我仍然非常擔心會大人們發現,盡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根本不會知道它們在說話。格子鐵絲網籠蓋著鯉魚們的天。太陽公公一如既往地散播陽光,可是這次散播的陽光卻不溫暖,只空有刺眼與炎熱。一個個黑幽幽且陌生的陰影映在水面中。我真想知道鯉魚們的感受到底如何?我免不了為它們感到愧疚,下次還是別離它們太近吧。同時令我困惑的是,為什么可惡的大塊石沒有被茅草和小花替換呢?不過還好,鯉魚們仍然還在。 后來我和父母不再住在老家,搬遷到城市后,老家的一切隨著時間而在我腦海中變得淡淡的,卻完全揮之不去,迷迷糊糊的。 初中快畢業那年,似乎有七年沒有回老家了。要不是這次突然想起,我可能再也不會惦記起荷塘,還有我兒時心心念念的鯉魚,也許是因為我也快變成大人了吧。這次突然回去,我會看見那些鯉魚們仍生活在格子陰影之下嗎?答案是“不會”。吃過年夜飯后,我沿著那條熟悉又陌生的小路,想著我曾經有點兒討厭的大塊石,溫柔的水流,當然還有鯉魚,好久沒有擁有這種期待感了。沒有想到,不僅僅是荷葉,所有的一切也逃不過被替換的命數,大人們決定的命數。荷塘被土地替換,水流被叢草替換,鯉魚被各種各樣,還沒開花結果的一排樹木替換。以往的俯視,現今變成了仰視。這次沒有黑幽幽的陰影,而是整排樹都是黑幽幽的。樹木不像高樓大廈一樣高大,擋在我面前,不知道為什么如今站在這里卻覺得有點兒令人窒息。 我不再討厭大塊石了,此時我只想知道為什么荷塘會變成了樹林。大人們說,相比起美觀的荷塘,寧要會結果的樹。現在這句話我倒是有些理解了,只不過每當想起那些只能永遠留在記憶里的荷塘與鯉魚,不禁留下重重一聲嘆息,畢竟我的童年里幾乎全都是它們的存在。開始接觸文學后,才覺得單單用“天真”和“不讓人省心”來形容鯉魚真是太不優美了。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首關于鯉魚的詩: “眼似真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沈。河中得上龍門去,不嘆江湖歲月深。” 鯉魚早已跳出荷塘,也許現已經躍進龍門里那些更大的荷塘了吧,也不必再感嘆什么江湖歲月深,畢竟龍門里無需在意這些。 如果以后有能力買下一間有后院的房子,也許兒時的荷塘與鯉魚還會分到一杯羹。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每次從四川回來,當車窗外的大霧映出山巒時,我就知道云南快到了,成都平原上是很少見到山的。 小時候,我總喜歡坐在家門口,看遠遠的山,對著他們呼喊,感覺他們的回應。記得那會兒有個姐姐對我說:“大山的回聲是妖怪聽見了你的呼喊,準備夜深人靜的時候來抓你的信號。”聽到這句話,我總是心驚膽戰很久,不敢再向遠方的山呼喊。但幾天之后,我便無法抵擋山間回聲的誘惑,忘記了那個恐怖的警告,癡迷一般地坐在門前的那幾根原木上,向遠方的山呼出自己的名字。 那時我家還住在醫院的宿舍大院里面,家門口堆放著幾根很大的原木,我和小伙伴們總是喜歡在上面嬉戲,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大家在上面彼此分享著快樂的秘密,或者傳說著恐怖的故事。到了傍晚,我們便跑到醫院大樓的走廊上吹自制的肥皂泡,那些經過夕陽照射過的泡泡,如同我們的童年一樣緋紅燦爛。 幼年的生活總是很簡單的,少不了的只是媽媽講的故事和電視里面看不懂的西游記。而縣城卻很小,給人一種童話般精致的美。城里唯一的路上,來來往往著騎馬人,給人一種古典樸實的感覺,就像電影中眾多的美國西部小鎮一樣,缺乏的只是那一把把左輪槍。 我便是在這樣的小城里長大,悠揚漫長的日子是一套黑白影片,單調卻不乏味,每一個鏡頭都值得我去反復回味欣賞。而遠方的山便是這影片的編劇,他用他的全部才華賦予了我一生的性格。 很多次暑假期間,我總會和幾個好友去山間欣賞山上一年當中最美麗的景致,小溪中到處是小魚和蟾蜍,高大的云松下面是眾多叫不上名的野花,或許還有些美味的蘑菇。每次進山,我都會帶上糖果,這是螞蟻最喜歡的食物。一天的山澗玩耍,使得我們回家的時候收獲滿滿,花環、紅葚,以及手上盒子裝著的螞蚱。大山總是寬容地默許他的孩子們從他那里拿走他們所喜歡的一切,而試圖留下孩子們的童年。 如果把遠方的山比喻作樂器的話,春天的山是支小提琴,琴聲悠揚。夏天的山是臺鋼琴,激情跌宕。秋天的山是把長號,吹響了冬的序幕,而冬天的山便是支大提琴,在悠長中奏響雪域之城的希望。遠方的山以他不斷變換的樂曲演奏著四季,讓我在這樂曲里思考,在思考當中慢慢長大。 童年的我擁有很多鴿子,清早,我看著爸爸將它們放出去,飛向我所呼喚的山。晚上,它們帶著大山對我的問候回到我這里,咕咕嚕嚕地向我訴說它們一天的故事。那時候我總想給我的鴿子們掛上鴿哨,和遠方的山一起聆聽鴿子飛翔的聲音。我所知道的,我想大山也一定知道。 可是時間像鴿子的羽毛一樣,慢慢飄走了,我的鴿子也越來越少,我追逐那最后的羽毛,在追逐當中童年畢竟逝去了,我終于走出了遠方的山,卻沒有把他遺忘。 初夏的一個早上,我回來了,當我爬上房頂時,又一次看到了大山,卻再沒有勇氣對他呼喊,我知道遠方的山再也聽不到了。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馮驥才:抬頭老婆低頭漢  1  這世上的事說復雜就復雜,說簡單就簡單。要說復雜,有一堆現成的詞兒擺在這兒,比方千形萬態、千奇百怪、千頭萬緒、千變萬化等等等等,它們還互不相干地混成一團,復不復雜?要說簡單——那得聽咱老祖宗的。咱老祖宗真夠能耐,總共不過拿出兩個字,就把世上的事掰扯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兩字是:陰陽。  老祖宗說,日為陽,月為陰,天為陽,地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對不對?大白天,日頭使足力氣曬著,熱熱乎乎,陽氣十足,正好捋起袖子干活兒;深夜里,月光沒有什么勁兒,又涼又冷,陰氣襲人,只能蓋上被子睡覺。日,自然是陽;月,自然是陰。至于天與地、水與火、男與女,更是陰陽分明,各有各的特性。何謂特性?陽者剛,陰者柔。然而單是陽,太剛太硬不行;單是陰,太柔太弱也不行。陰陽就得搭配一起,還要各盡其能,各司其職。比方男女結為夫妻,向例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養家,女人持家;男人搬重,女人弄輕……每每有陌生人敲門,一準是男人起身迎上去開門問話,哪有把老婆推在前頭的?男人的天職就是保護女人,不能反過來。無論古今中外全是這樣。這叫做天經地義。  可是,世上的事也有格路的、另類的、陰陽顛倒的、女為陽男為陰的,北方人對這種夫妻有個十分形象的俗稱,叫做抬頭老婆低頭漢。  2  這對夫妻家住在平安街八號一樓那里外間房。兩人同歲,都是四十五。  先說抬頭老婆。姓于,在街辦的一家襪子廠當辦公室主任。但從來沒人叫她于主任,不論襪子廠上上下下還是家門口的鄰居都喊她于姐。這么叫慣了,叫久了,連管界的戶籍警也說不出她的名字來。  于姐精明強干。鼓鼓一對球眼,像總開著的一對小燈亮閃閃。她身上的一切都和這精明外露的眼睛相配。四十開外的人,沒一根白發,滿頭又黑又亮齊刷刷。嘴唇薄,話說得干脆利索;手瘦硬,干活兒正得用;兩條直腿走路快,騎車也快,上下車騙腿時動作像個騎兵。別小看了這個連初中也沒畢業的女人家,論干活兒她才是襪子廠的一把手。憑著她勤快能干,辦法多,又不惜力氣,硬叫這小廠子一百來號人有吃有喝有錢看病一直挨到今天。  再說低頭漢,姓龔。他可不如他老婆,不單名字——連他的“姓”也沒人知道。所有熟人,包括他老婆都叫他老悶兒。  他人悶,模樣也悶,好像在罐里盒里箱子里捂久了,抽抽巴巴,烏里烏涂。黑臉的人本來就看不清楚,一雙小眼再藏在反光的鏡片后邊,很難看出他的心思。他從不張嘴大笑,不知他的嘴是大是小。雖然沒聽說他有什么病,但身子軟綿綿,站直了也是歪的。多少年來,他一直像個小學生那樣斜挎著一個長背帶的黑色的人造革公文包上下班。他在大沽路那邊的百貨公司做會計。有人說他這樣挎包是因為包里邊裝的全是賬本,提在手里不保險,會丟,會被搶,套在身上才牢靠。他走路很慢,不會騎車,每天走路要用很多時間,他為什么不學騎車呢?不愛說話的人的道理是無法知道的。  他的腳步極輕,沒有聲音。這腳步就像他本人,從不打擾別人,碰上街坊最多抿嘴一笑,不像他老婆興沖沖的步伐像咚咚敲鼓。老婆喜歡和人搭訕,喜歡主動說話,不在乎對方是不是生人,也不在乎別人什么想法,求人幫忙時也一樣,就像工廠派活兒時,一下子就交到人家手里。可是老悶兒不行,逢到必須開口求人幫忙時,嘴上就像貼了膠帶。于是家里所有要和外邊打交道的事就全落在老婆身上。  老婆在門外邊,他在門后邊;老婆與人談判,他站在一邊旁觀,也絕不插嘴。可戶主是他老悶兒呀。  其實不只是家外邊的事,家里邊的事也都攤在老婆身上。  老婆急性子,老悶兒慢性子;性急的人遇事主動搶著干。老婆能干,他不會干;能干的人遇事不放心交給別人干。這就是為什么世上的事總是往急性子和能干的人身上跑的緣故。  久而久之,這個家庭形成的分工別有風趣。老婆做飯,老悶兒洗碗;老婆登梯爬高換燈泡換保險絲,老悶兒扶梯子;老婆搬蜂窩煤,老悶兒掃煤渣,老婆還總嫌他掃不干凈一把將掃帚奪過去重掃。這個家里給老悶兒只留下一件正事,就是給不識數的兒子補習數學。所以,老婆常常會對人說,我在家是兩個人的“媽”。在這個老婆萬能的家庭里,老悶兒常常找不到自己。從屬者的位置是可悲的。這是不是老悶兒總那么悶悶不樂的根由?  于是平安街上的人家,常常可以看到這對抬頭老婆低頭漢幾近滑稽的形象——于姐習慣地揚著臉兒、挺著胸脯走在前邊。一個在家里威風慣了的女子會不知不覺地男性化。她閃閃發光的眼睛左顧右盼,與熟人熱情并大聲地打招呼。老悶兒則像一個灰色的影子不聲不響緊緊跟在后邊。老婆不時回過頭來叫一聲:“你怎么也不幫我提提這籃子,多重!”  這一瞬,老悶兒恨不得有個地溝眼兒沒蓋蓋兒,自己一下掉進去。  改變這種局面是一天夜里。老婆突然大喊大叫把老悶兒驚醒。老悶兒使勁睜開睡眼才明白,一只大蝙蝠鉆進屋來,受驚蝙蝠找不到逃路便在屋里像轟炸機那樣呼呼亂飛,飛不好就會撞在頭上。  老婆膽子雖大,但她怕一切活物。從狗、貓、老鼠到壁虎、蟑螂、屎克螂全怕。更怕這種吱吱尖叫、亂飛亂撞的蝙蝠。兒子叫道:“老師說,叫蝙蝠咬著就得狂犬癥!”嚇得老婆用被子蒙頭,一手拉著兒子,光腳跳下床,拉開門奪路跑到外屋。動作慢半拍的老悶兒跟在后邊也要逃出去。被老婆使勁一推,隨手把門拉上,將老悶兒關在里邊。只聽老婆在外屋叫著:“該死,你一個大男人也怕蝙蝠,不打死它你別出來!”  老悶兒正趴在地上打哆嗦,老婆的話像根針戳在他的脊梁骨上。他忽然渾身發熱,臉頰發燒,扭身抓過立在門后的長桿掃帚,一聲喊打,便大戰起蝙蝠來。他一邊揮舞掃帚,一邊呀呀呀地喊著。這叫喊其實是一種恐懼,也為了驅趕心中的恐懼。  然而,于姐在門外看呆了。她隔著門上的花玻璃看見丈夫掄動掃帚的身影,動作雖然有些僵硬,但從未有過如此的英勇。伴隨著丈夫的英姿,那一閃一閃的東西就是發狂的蝙蝠的影子。只聽幾聲嘩嘩啦啦瓷器碎裂的聲音,跟著像是什么重東西摔在地上,隨即沒了聲音。于姐怕老悶兒出什么事,正疑惑著,突然屋里爆發一陣大叫:“我打死它啦,我勝啦,我勝啦!”  老婆和兒子推門進去,只見滿地的碎壺、碎碗、糖塊、閑書、碎玻璃,老悶兒趴在中間,手里的掃帚桿直捅墻根。一只可怕的黑糊糊的非鼠非鳥的家伙被掃帚桿死死頂住,直頂得蝙蝠的肚腸帶著鮮血從長滿尖牙的嘴里冒出來。  老婆說:“老悶兒,你還真把它弄死了。”伸手把他拉起來。  兒子興奮極了,說:“我爸真棒,我爸是巨無霸!”  老悶兒一身是土,滿頭是汗,眼鏡不知掉在哪兒了;抖動的手還在緊握著掃帚桿。過度的緊張和興奮,使他的表情十分怪異。他對老婆說:“我行——”  然后,直盯著老婆,似是等待她的裁決。  老婆第一次聽到他用“我行”這兩個字表白自己,心里一酸,流下淚來。對他哽咽地說:“是、是,你行,真的行!”  3  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月,老悶兒流年不利,下崗了。一輩子頭一遭沒事干,或者說干了一輩子的事忽然沒了,人也就空了。  這并不奇怪。公司虧損,無力強撐,便賣給私企老板,老板精兵簡員,選人擇優汰劣,這都是在理的。但老板只講效益,不講人情,人裁得極狠,下去一半,老悶兒自然在這一刀切下的一堆一塊里邊。  老悶兒和他老婆慌了神兒,著實忙了一陣,托人找事,看報找事,到人才中心找事,在大街上貼條找事;用會計的單位倒是有,但那種像模像樣的企業一見老悶兒就微笑著說拜拜。小店小鋪小買賣倒也用人,可就是另一層天地另一番人間景象了。經老婆的襪子廠一位同事介紹,有三家店鋪都想用人,鋪子不大,財務上的事都不多,想合用一個會計,月薪不算低。說要老悶兒和他們“會會”。老婆怕老悶兒不會說話,好事弄壞,便和他同去。這兩口一前一后走進人家的店鋪,很像家長領著一個老實的孩子來串門。  待和這三家的小老板一一見過談過,才知道在這種店鋪里,會計這行當原來只是一臺數字的造假機器。前兩家的小老板說得直截了當,不管他用偷稅漏稅加大成本還是開花賬造假賬等等什么花活,只要保證賬面上月月“收支平衡”就行。小老板對老悶兒齜著黃牙笑道:“您是見過世面的老手,這種事對于您還不是小菜一碟?”  這話叫老悶兒冒一頭冷汗。  第三家是一家國營的貿易公司下邊的實體。老板的左眼是個斜眼,眼神挺怪,話卻說得更明白:“我們這買賣就是為領導服務。領導的招待費禮品費出國費用全要揉到賬里。”他用食指戳戳賬本,“你的工作是在這里邊挖口井。”  老板的話是對老悶兒說的,眼睛卻像瞅著于姐。老悶兒聽不懂他的意思,沒等他問,于姐便問:“什么井?您說白了吧。”  老板一笑,目光一掃他倆,一時弄不清他的眼睛對著誰,只聽他說:“你們怎么連這話也聽不懂?小金庫嘛!井里不管怎么掏,總得有水呀!”  這話叫于姐也冒出冷汗。走出門來,于姐對老悶兒說:“咱要干這個,等于把自己往牢里送!”  打這天,于姐不再忙著給老悶兒找事,老悶兒便賦閑在家了。  在旁人眼里,老悶兒坐著吃,享清福。整天沒事,有人管飯,多美!但世上的美事浮在表面,誰都能看見;人間的苦楚全藏在心里,唯有自知。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價值,老悶兒把接送兒子上下學、采買東西、洗碗燒飯、收拾屋子全攬在自己身上。一天兩次用濕布把桌椅板凳擦得锃亮。  可是老婆并不滿意他做的事,干慣了活兒的人的手閑不住,隨手會把不干凈不舒服的地方再收拾收拾。這在老悶兒看來,都是表示對他價值的否定。  老悶兒便悄悄地通過他有限的熟人,為他介紹工作。鄰居萬大哥也是下崗人員,靠賣五香花生仁度日。五香花生仁是他自己炒的,又脆又酥又香,賣得相當不錯,有時還能掙到些煙錢酒錢零花錢。  萬大哥對他說:“哪有老爺們兒吃老娘們兒的,這不坐等著別人說閑話?跟我賣花生去!喂不飽自己的肚子,起碼也能堵住別人的嘴。”  老悶兒跟著萬大哥來到不遠的大超市那條街上,按照萬大哥的安排,兩人一個在街東口,一個在街西口。可是老悶兒總怕碰見熟人,不敢抬頭,抬起頭又吆喝不出口。不像賣東西,倒像站在街頭等人的。直等到天色偏暗,萬大哥笑嘻嘻叼根煙,手里甩著個空口袋過來了。老悶兒這口袋的花生仁卻一粒不少。  就這一次,萬大哥決定把自己的義氣勁兒收回了。  一天,老悶兒上街買菜。一個黃毛小子叫他,說一會兒話才知道是七八年前到他們百貨公司會計科實習過的學生,只記得姓賈,名字忘了。小賈聽說老悶兒下崗陷入困境,很表同情,毅然要為老悶兒排憂解紛。他說,賣東西最來錢的是賣盜版光盤。賣光盤這事略有風險,但對老悶兒最合適,不但無須吆喝也根本不能吆喝,一吆喝不就等于招呼“掃黃打非”那幫人來抓自己嗎?只要悄悄往商店門口臺階上一坐,拿三五張光盤放在腳邊,就有人買,賣一張賺兩塊。其余光盤揣在書包里,背在身上。萬一看到有人來查光盤,拾起地上的那幾張就走,如果查光盤的人來得太急,拔腿便跑,地上的光盤不要了,幾張光盤也不值幾個錢。  不等老悶兒猶豫,小賈就領著老悶兒到不遠一家商店門口,親眼看見一個人半小時就賣掉五六張光盤。十多元錢的票子已經裝進口袋。  身在絕境中的老悶兒決心冒險一搏。晚上就向老婆伸手借錢。家里的錢從來都在老婆的手里攥著。老婆聽說他要干這種事,差點兒笑出聲來。可是老悶兒今兒一反常態,老婆反對他堅持,老婆嚇他他不怕,看上去又有點當年大戰蝙蝠的氣概。老婆帶著一點風險意識,給了他三百塊本錢。轉天一早老悶兒就在菜市場等來小賈。小賈答應幫他去進貨,還幫他挑貨選貨。他把錢掏出來,留下一百,其余二百交給小賈,一個小時候后,小賈就提來滿滿一塑料兜花花綠綠的光盤。對他說:“您運氣真夠壯。正趕上一批最新的美國大片,還有希西科克的懸念片呢!都是剛到的貨。保您半天全出手!”  老悶兒把光盤悉數塞滿那個當年裝賬本的黑公文包,斜挎肩上。自個兒跑到就近的一家商店門口坐在臺階上。伸手從包里掏出五張光盤,亮閃閃放在腳前邊。沒等他把光盤擺好,幾只又黑又硬的大皮鞋出現在視線里。查光盤的把他抓個正著。他想解釋,想爭辯,想求饒,卻全說不出口來。人家已經把他所有光盤連同那公文包全部沒收。只說了一句:“看樣子你還不是老手。你說吧,是認罰,還是跟我們走。”說話這聲音,在老悶兒聽來像老虎叫。  他的腿直打哆嗦,走也走不動了。只好把身上剩下的一百塊錢掏出來,人家接過罰款,把他訓斥一番,警告他“下不為例”,便放了他。他竟然沒找人家要罰單,剩下的只有兩手空空和一個嚇破了的膽。  當晚,老婆氣得大臉盤漲得像個紅氣球,半天說不出話來。待了一會兒,她眼皮忽然一動,目光閃閃地問道:“沒罰單怎么知道他們是掃黃打非的?他們穿制服了嗎?別是冒牌的吧?”  老悶兒怔著,發傻。他當時頭昏腦漲,根本沒注意人家穿什么,只記得那幾只又黑又硬的大皮鞋。  老婆突然大叫:“我明白了。這兩個人和你那個小賈是一伙的。他們拴好套,你鉆進去了。老悶兒呀——”這回老婆氣得沒喊沒罵,反倒咯咯笑起來,而且笑得停不住也忍不住。  老悶兒像挨了一棒。這一棒很厲害,把他徹底打垮。  世上有些事,不如不明白的好。  4  小半年后的一天晚飯后,于姐的弟弟于老二引一個胖子到他們家來。  胖子姓曹,人挺白,謝頂,凸起的禿腦殼油光賊亮,像澆了一勺油。這人過去和于老二同事,在單位里伙房的灶上掌勺,手藝不錯,能把大鍋菜做出小灶小炒的味兒來。近來廠子挺不住,剛剛下崗。于老二想到姐夫老悶兒在家閑著,而姐夫家在不遠的洋貨街上還空著一間小破屋,不如介紹他們合伙干個露天的“馬路餐館”,屋里砌個灶做飯,屋外擺幾套桌椅板凳,下雨時扯塊苫布,就是個舒舒服服的小飯攤了。于老二還說,洋貨街上的人多,買東西賣東西的人累了餓了,誰不想吃頓便宜又好吃的東西?  “你給人家吃什么?”于姐問曹胖子。  曹胖子滿臉滿身是肉,肚子像扣個小盆。一看就是常在灶上偷吃的吃出來的。他神秘兮兮地說出三個討人喜歡的字來:“歡喜鍋。”  “從來沒聽過這菜名。”于姐說,臉上露出頗感興趣的樣子。  于老二插話說,聽說過去南方有個地方乞丐挺多,討來的飯菜都是人家剩的,沒有吃頭兒,只能填肚子。可這幫乞丐里有個能人,出一個主意,叫眾乞丐把討來的飯菜倒在一個鍋里煮。別看這些東西爛糟糟,可有魚尾有蝦頭有肉皮有雞翅膀有鴨脖子,一煮奇香,好吃還解饞,從此眾乞丐迷上這菜食,還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叫“歡喜鍋”。  “瞎說八道!我聽怎么有點像‘佛跳墻’呢,是你編出來的吧。”于姐笑道。  曹胖子接過話說:“還不都是種說法。那‘李鴻章雜碎’呢,不也是把各種葷的、腥的、鮮的全放在一鍋里燴?要緊的是得把里邊特別的味道煮出來。”  “這些東西放在一塊煮說不定挺香的,就像什錦火鍋。再說雞脖子魚頭豬肉皮都是下角料,不用多少錢,成本很低。”于姐說。  “您算說對了!”曹胖子說,“其實這鍋子就是‘窮人美’,專給干活兒的人解饞的,連湯帶菜熱乎乎一鍋,再來兩個爐干燒餅,準能吃飽。”  “怎么賣法?”于姐往下問。  “我先用大鍋煮,再放在小砂鍋里燉。灶臺上掏一排排火眼,每個火眼放上一個砂鍋,使小火慢慢燉,時候愈長,東西愈爛,味愈濃。客人一落座,立馬能端上來,等也不用等。一人吃的是小號砂鍋,八塊;兩人吃,中號,十二塊;三人吃,大號,十五塊。添湯不要錢,燒餅單算。”曹胖子說。看來他胸有成竹。  這話把于姐說得心花怒放。憑她的眼光,看得出這“歡喜鍋”有市場,有干頭。合伙的事當即就拍板了。往細處合計,也都是你說我點頭,我說你點頭。于姐和曹胖子全是個痛快人,不費多時就談成了。小飯店定位為露天的馬路餐館。單賣一樣歡喜鍋,一天只是晚上一頓,打下午六點至夜里十一點。兩家入伙的原則是各盡所有,各盡所能。老悶兒家出房子和桌椅板凳,曹胖子手里有成套的灶上的家伙。兩家各拿出現金五千,置辦必不可少的各類雜物。人力方面,各出一人——老悶兒和曹胖子。曹胖子負責灶上的事,老悶兒擔當端菜送飯,收款記賬。談到這里,老悶兒面露難色,于老二一眼瞧見了。他知道,姐夫是會計,不怵記賬,肯定是怕那些生頭生臉的客人不好對付。因說:“姐夫,反正你們這馬路餐館只是晚上一頓,晚上只要我沒事就來幫你忙乎。”  于姐斜睨了老悶兒一眼,心里恨丈夫怕事,但還是把事接過來說道:“我晚上把兒子安頓好也過來。”  老悶兒馬上釋然地笑了。老婆在身邊,天下自安然。  曹胖子卻將這一幕記在心里。這時,于姐提出一個具體的分工,把餐廳買菜的事也交給老悶兒。曹胖子一怔。不想老悶兒馬上答應下來:“買菜的事,我行。”  老悶兒因為剛剛看出老婆不高興,是想表現一下,卻不知于姐另有防人之心。曹胖子老經世道,心里明明白白。他懂得,眼前的事該怎么辦,今后的事該怎么辦。因說道:“那好,我只管一心把歡喜鍋做成——人人的喜歡鍋!”說完哈哈大笑,渾身的肉都像肉球那樣上下亂躥。  在分紅上,于姐的表態爽快又大方,主動說十天一分紅,一家一半。這種分法,曹胖子原本連想都不敢想,連房子帶家具都是人家的呢!可是曹胖子反應很快,趕緊說了一句:“我這不是占便宜了嗎?”便把于姐這分法鑿實了。隨后,他們給這將要問世的小飯鋪起了一個好聽好記又吉利的名字:歡喜餐廳。  于姐這人真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給個舞臺就光彩,而且說干就干!打第二天,一邊到銀行取錢和湊錢,一邊找人刷漿收拾屋子,辦工商稅務證,打點洋貨街的執法人員,購置盤灶用的紅磚、白灰、沙子、麻精子、爐條、煤鏟、煙囪,還有燈泡、電門、蠟燭、面缸、菜筐、砂鍋、竹筷子、油鹽醬醋、記賬本、手巾、蠅拍、水桶、水壺、暖壺、沖水用的膠皮管子、掃馬路的竹掃帚和插銷門鎖等等。但是,能將就的、家里有的、可買可不買的,于姐一律不買。桌椅板凳都是襪子廠擴建職工食堂時替換下來的,一直堆在倉庫里,她打個借條從廠里借出七八套,連廚房切菜用的條案也弄來一張,并親手把這些東西用推車從廠里推到洋貨街。她干這些活時,老悶兒跟在后邊,多半時候插不上手,跟著來跟著去,像個監工似的。  于姐還請廠里的那位好書法的副廠長,給她寫個牌匾,又花錢請人使油漆描到一塊橫板子上,待掛起來,有人說字寫錯了。把餐廳的“廳”上邊多寫了一點,成了“庁”字。這怎么辦?曹胖子不認字,他擺擺肉蛋似的手說,多一點總比少一點強,湊合吧。偏有個退休的小學教師很較真兒,他說繁體的“廰”字上邊倒有個點,簡體的“廳”字絕沒點,沒這個字,怎么認?怎么辦?于姐忽然靈機一動,拿起油漆刷子踩凳子上去。揮腕一抹,將上邊多出來那一點抹到下邊的一橫里邊。雖說改過的這一橫變得太粗太愣,但錯字改過來了,圍看的人都叫好。老悶兒也很高興,不覺說:“她還真行。”  站在一旁的曹胖子說:“你要有你老婆的一半就行了。”  老悶兒不知怎樣應對。于姐聽到這話,狠狠瞪曹胖子一眼。對于老悶兒,她不高興時自己怎么說甚至怎么罵都行,可別人說老悶兒半個不字她都不干。這一眼瞪過去之后,還有一種隱隱的擔憂在她心里滋生出來。這時,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打斷她的思索。兩掛慶祝買賣開張的小鋼鞭冒著煙兒起勁地響起來。洋貨街不少小販都來站腳助威,以示祝賀。  不出所料,歡喜鍋一炮打響。  人嘴才是最好的媒體。十天過去,歡喜鍋的名字已經響遍洋貨街,跟著又躥出洋貨街,像風一樣刮向遠近各處。天天都有人來尋歡喜鍋,一頭鉆進這勾人饞蟲的又濃又鮮的香味中。自然,也有些小飯鋪的老板廚師扮作食客來偷藝,但曹胖子鍋子里邊這股極特別的味道,誰也琢磨不透。  老悶兒頭一次掉進這么大的陣勢里,各種脾氣各種心眼兒各種神頭鬼臉,好比他十多年前五一節單位組織逛北京香山時,在碧霞寺見到的五百羅漢。他平時甭說腦袋,連眼皮都很少抬著,現在怎么能照看這么多來來往往的人?兩眼全花了,心一急就情不自禁地喊:“老曹。”  曹胖子忙得前胸后背滿是汗珠。光著膀子,大背心像水里撈出來似的濕淋淋貼在身上。灶上一大片砂鍋中冒出來的熱氣,把他熏得兩眼都睜不開。這當兒,再聽老悶兒一聲聲叫他,又急又氣回應一嗓子:“老子在鍋里煮呢,要叫就叫你老婆去吧。”  外邊吃飯的人全樂了。  人和人之間,強與弱之間,都是在相互的進退中尋找自己的尺度。本來曹胖子對他還是客客氣氣的,可是冒冒失失噎了他一句,他不回嘴,就招來了一句更不客氣的。漸漸的,說閑話時拿他找樂,干活兒憋手時拿他撒氣,特別是曹胖子一個心眼兒想把買菜的權力拿過去,老悶兒偏偏不給——他并不是為了防備曹胖子,而是多年干會計的規矩。曹胖子就暗暗恨上了他。開始時,拿話嗆他、損他、撞他,然后是指桑罵槐說粗話;曹胖子也奇怪,這個窩囊廢怎么連底線也沒有。這便一天天得寸進尺,直到面對面罵他,以至想罵就罵,罵到起勁時摔摔打打,并對老悶兒推推搡搡起來。老悶兒依舊一聲不吭,最多是伸著兩條無力的瘦胳膊擋著曹胖子的來勢洶洶的肉手,一邊說:“唉唉,別,別這樣。”他懦弱,他膽怯,不敢也不會對罵對打;當然也是怕鬧起來,老婆知道了,火了,砸了剛干起來的買賣。  每次曹胖子對老悶兒鬧大了,都擔心老悶兒回去向于姐告狀。可是轉天于姐來了,見面和他熱情地打招呼,有說有笑,什么事兒沒有,看來老悶兒回去任嘛沒說。這就促使曹胖子的膽子愈來愈大,誤以為這兩口子不是一碼事呢。  洋貨街上的人都是人精,不甘自己的事躲在一邊,沒人把老悶兒受欺侮告訴于姐,相反倒是疑惑于姐有心于這個做一手好飯菜并且一直打著光棍的胖廚子。有了疑心就一定留心察看。連她對曹胖子的笑容和打招呼的手式也品來品去。終于一天看出眉目來了。這天收攤后,歇了工的老悶兒夫婦和曹胖子坐在一起,也弄了一個歡喜鍋吃。不止一人看到于姐不坐在老悶兒一邊,反倒坐在曹胖子一邊。吃吃喝喝說說笑笑之間,曹胖子竟把一條滾圓的胳膊搭在于姐的椅背上,遠看就像摟著老悶兒的老婆一樣。可老悶兒叫人當面扣上綠帽子也不冒火,還在一邊悶頭吃。  人們暗地里嘻嘻哈哈議論開了。一個說:看樣子不是曹胖子欺侮他,是他老婆也拿他不當人,當王八。  另一個說,八成是這小子不行。干那活兒的時候,這小子一準在下邊。  前一個說,等著瞧好戲吧,不定哪天收了攤,這女人把他支回家,廚房的門就該在里邊銷上了。  后一個說,那“歡喜鍋”不變成了“歡喜佛”?  打這天,人們私下便把歡喜鍋叫成“歡喜佛”,而且一說就樂,再說還樂,越說越樂。  可是世上的事多半非人所料。一天收攤后,老悶兒動手收拾桌椅板凳,曹胖子站在一邊喝酒,他嫌老悶兒慢,發起火來。老悶兒愈不出聲他的火反而愈大。到后來竟然帶著酒勁竟給老悶兒迎面一拳。老悶兒不經打,像個破筐飛出去,摔在桌子上,桌面一斜,反放在上邊的幾個板凳,劈頭蓋臉全砸在老悶兒身上。立時頭上的血往下流。曹胖子醉醺醺,并不當事。看著老悶兒爬起來回家,還在舉著瓶子喝。  不會兒,于姐突然出現,二話沒說,操起一根木棍掄起來撲上來就打。曹胖子已經醉得不醒人事,卻知道雙手抱著頭,蜷臥在地,像個大肉球,任憑于姐一陣瘋打,洋貨街上沒人去勸阻,反倒要看看這里邊是真是假誰真誰假。于姐一直打累了,才停下來,呼呼直喘,只聽她使勁喊了一嗓子:“別以為我家沒人!”  這話倒是像個男人說的。  打這天起,歡喜餐廳關門十天。第十一天的中午曹胖子來卸了門板,收拾廚房,從里邊往外折騰爐灰爐渣,不會兒黑黑的煙就從小屋頂上的煙囪眼兒里冒出來,看樣子歡喜餐廳要重新開業。  下午時分,于姐就帶著老悶兒來了。于姐揚著頭滿面紅光走在前邊,老悶兒提著兩筐肉菜跟在后邊——抬頭老婆低頭漢也來了。  洋貨街的小販們都把眼珠移到眼角,冷眼察看。不想這三人照舊有說有笑,奇了,好像十天前的事是一個沒影兒的傳說。  5  一個賣襪子的程嫂聽說,于姐已經在襪子廠停薪留職,來干歡喜鍋了。她放著襪子廠的辦公室主任不做,跑到街頭風吹日曬,干這種狗食攤,為嘛?為了給她的寶貝老公撐腰,還是索性天天“歡喜佛”了?如果是后者,那天那場仗的真情就變成——曹胖子打老悶兒是給于姐看,于姐打曹胖子是給大伙看。這出戲有多帶勁,里邊可咀嚼的東西多著呢!  可是,于姐的為人打亂了人們的看法。她逢人都會熱乎乎地打招呼,笑嘻嘻說話,有忙就幫,大小事都管,看見人家自行車放歪了也主動去擺好。最難得的是這人說話辦事沒假,一副熱腸子是她天生的,很快于姐就成了洋貨街上受歡迎的人物。這種人干飯館人氣必然旺,人愈多她愈有勁,那雙天生干活兒的手從來沒停過;從地面到桌面,從砂鍋到竹筷,不管嘛時候都像剛剛洗過刷過擦過掃過一樣,桌椅板凳叫她用堿水刷得露出又白又亮的木筋。而且老悶兒在外邊聽她指揮,曹胖子在廚房聽她招呼,里里外外渾然一體。自打于姐來到這里,再不見曹胖子對老悶兒發火動氣,罵罵咧咧。老悶兒那張黑黑的臉上竟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笑意。  她來了三個月,馬路餐桌已經增加到十張,但還是有人找不到座位,把砂鍋端到側邊那堵矮墻上吃;四個月過去,于姐給曹胖子雇個幫廚;半年過后,曹胖子買了輛二手九成新的春蘭虎摩托,于姐和老悶兒各買一個小靈通。到了年底,于姐和曹胖子就合計把不遠一連三間底層的房子租下來。那房子原是個藥鋪,挺火,后來幾個穿制服的藥檢人員進去一查,一多半是假藥,這就把人帶走,里邊的東西也掏凈了。房子一直空著沒用,房主就是樓上的住戶。  于姐對曹胖子說:“我已經和房主拉上關系了。前天還給他們送去一個歡喜鍋呢。拿下這房子保證沒問題。”  日子一天天陽光多起來,閃閃發亮,使人神往;但日子后邊的陰氣也愈聚愈濃,只不過這仨人都不知覺罷了。  6  天冷時候,露天餐館變得冷清。這一帶有不少大楊樹,到了這節氣焦黃的落葉到處亂飄,剛掃去一片又落下一片,有時還飄到客人的砂鍋里,于姐打算請人用杉篙和塑料編織布支個大棚,有個棚子還能避風。不遠一家賣衣服的小販說,他們也想這么干,要不衣服攤上也都是干葉子,不像樣。他們說西郊區董家臺子一家建材店就賣這種杉篙,又直又挺,價錢比毛竹竿子還低。他們已經訂了十根,今晚去車拉。于姐叫老悶兒晚上跟車去一趟,問問買五十根能打多少折。傍晚時車來了,是輛帶槽的東風130,又老又破。馬達一響,車子亂響;馬達停了,車子還響。  賣衣服的小販叫老悶兒坐在車樓子里,自己披塊毯子要到車槽上去,老悶兒不肯。老悶兒絕不會去占好地方,他爭著爬上了車槽。老悶兒走時,于姐在家里給孩子做飯。于姐來時,聽說老悶兒跟車走了,心里一動,也不知哪里不對勁兒。是不是沒必要叫老悶兒去?老悶兒即使去也沒多大用處,他根本不會討價還價,那么自己為什么叫老悶兒去呢?一時說不清楚是擔心是后悔還是犯嘀咕,后脊梁止不住一陣陣發涼發瘆,打激靈子。她只當是自己有點風寒感冒。  這天挺冷挺黑,收攤后遠遠近近的燈顯得異樣的亮,白得刺眼。于姐、曹胖子和那個幫廚正在把最后幾個砂鍋洗干凈,嘴里念叨著老悶兒該回來了,忽然天大的禍事臨到頭上。洋貨街一家賣箱包的小販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報信,說老悶兒他們的車在通往西郊的立交橋上和一輛迎面開來的長途大巴迎頭撞上,并一起栽到橋下!  于姐立時站不住了,癱下來。曹胖子趕緊叫來一輛出租車,把她拉到車里。趕到出事的地方,兩輛汽車硬撞成一堆爛鐵,分不出哪是哪輛車。場面之慘烈就沒法細說了,橫七豎八的根本認不出人。曹胖子靈機一動,用手機撥通老悶兒小靈通的號碼,居然不遠處的一堆黑糊糊的血肉爛鐵中響起鈴聲。于姐拔腿奔去,曹胖子一把拉住,說嘛也不叫于姐去看,又勸又喊又攔又拽,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又找人幫忙才強把她拉回來。看著她這披頭散發、直眉瞪眼的樣子,怕她嚇著孩子,將她先弄到洋貨街上。誰料她一看到歡喜餐廳的牌子,發瘋一樣沖進去把所有砂鍋全扔出來,摔得粉粉碎。她嘶啞地叫著:“是我毀了老悶兒呀,是我毀了你呀!”  她的喊叫撕心裂肺,貫滿了深夜里漆黑空洞的整條洋貨街,直喊得滿街的冰雪。  曹胖子忽然跑到廚房把燉肉的大鐵鍋也端出來,“叭”地摔成八瓣。  歡喜餐廳的門板又緊緊關上。照洋貨街上的人的看法,于姐一定會帶著兒子嫁給光棍曹胖子,和他一起把這人氣十足的飯館重新開張干起來。但是,事違人愿,一個月后,于姐人沒露面,卻叫曹胖子來把那塊牌匾摘下來扔了,剩下的炊具什物全給了曹胖子。  又過些日子來了一高一矮兩個生臉的人,把小屋的門打開,門口掛幾個自行車的瓦圈和輪胎,榔頭改錐活扳子扔了一地,變成修車鋪了。矮個子的修車匠說這房子花兩萬塊錢買的。這才知道香噴噴的歡喜鍋和那個勤快又熱情的女人不會再出現了。  有人說,她沒嫁給曹胖子,是因為曹胖子有老婆,人家還有個十三歲的閨女呢;也有人說,歡喜鍋搬到大胡同那邊去了,為了離開這塊傷心之地,也為了避人耳目。  真正能見證于姐實情的(www.lz13.cn)還是平安街的老街坊們。于姐又回到襪子廠。據說不是她硬要回去的,而是廠里的人有人情,拉她回廠。她回廠后不再做那辦公室主任,改做統計。倒不是因為辦公室主任的位置已經有人,而是她不愿意像從前那樣整天跑來跑去,拋頭露面。  此事過去,她變了一個人。平安街的老街坊們驚奇地看到,從眼前走過的于姐不再像從前那樣抬著下巴,目光四射,不時和熟人大聲地打招呼。她垂下頭來,手領著兒子默默而行。人們說,她這樣反倒更有些女人味兒。  開始都以為她死了丈夫,打擊太重,一時緩不過勁兒來。后來竟發現,先前那股子陽剛氣已經從她身上褪去。難道她那種昂首挺胸的樣子并非與生俱來?難道是老悶兒的懦弱與衰萎,才迫使她雄赳赳地站到前臺來?  這些話問得好,卻無人能答;若問她本人,則更難說清。人最說不好的,其實就是自己。   馮驥才作品_趙麗宏散文集 馮驥才:愛在文章外 馮驥才:記韋君宜分頁:123

 


台北有機棉寶寶包巾推薦 高雄有機麻布新生兒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的保暖效果如何?桃園蝶型薄款包被推薦 桃園純棉尼龍護頭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和浴巾有什麼不同?

arrow
arrow

    e86gp7p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